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 探析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人的现代化“终极愿景”

    李先敏;殷莹莹;

    不同于西方“以资为本”的现代化模式,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全体人民走出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以人为本”的,以推进人的解放、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的康庄大道,其本质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着眼于中国式现代化宏观背景,结合中国式人的现代化“终极愿景”的时代特征,足以看到,实现从传统人向现代人转型以及中国式人的现代化“终极愿景”的现实路径在于要明确历史阶段、加强教育培养、培育文化价值,更重要在于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这对于丰富人的现代化理论,推进人的现代化发展,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2025年03期 v.43;No.190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2K]
    [下载次数:47 ] |[阅读次数:0 ]
  • 习近平关于森林生态安全重要论述的理论溯源、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

    吴兴强;罗贤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我国林业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就维护森林生态安全做了一系列原创性论述,系统形成了习近平关于森林生态安全的重要论述。这一重要论述以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森林关系的思想为理论根基,赓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森林生态智慧,继承发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森林生态安全的重要理念,从根本保证、底线原则、战略地位、功能作用、目标愿景等维度提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不仅丰富并深化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了我国系统推进森林生态安全建设,也为实现全球森林生态安全贡献了“中国方案”。

    2025年03期 v.43;No.190 9-1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5K]
    [下载次数:161 ] |[阅读次数:0 ]
  • 习近平的实践观四重特质

    王钦微;章林;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念之一。习近平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凸显了人类实践活动的四重特质:强调实践活动的“第一性”,以正确的创新实践推动社会的发展;强调实践主体的“统一性”,重视实践主体间的协同融合;强调实践与理论的“合一性”,实现“知行合一”;强调实践活动的“时代性”,回应“时代之问”。实践观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殊为重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科学而实际的理论指导。

    2025年03期 v.43;No.190 17-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3K]
    [下载次数:91 ] |[阅读次数:0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 论新质生产力对邓小平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杨瑞萍;刘温琦;

    研究新质生产力对邓小平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需要,也是系统把握我国生产力发展理论与实践的要求。在阐述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推动力的基础上,从坚持以生产力发展为中心、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贯彻人民主体地位三方面论述新质生产力对邓小平生产力理论的继承,进而指出新质生产力对邓小平生产力理论的5个创新表现。通过全面辩证地看待新质生产力与邓小平生产力理论的关系,对我国生产力理论的发展脉络形成更加清晰的认识,从而为生产力发展提供正确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2025年03期 v.43;No.190 2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2K]
    [下载次数:66 ] |[阅读次数:0 ]
  •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基层党组织建设经验与启示——基于福建六个游击区的考察

    邓家伟;陈世奎;

    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福建各游击区通过自上而下贯彻党中央的指示、坚持武装斗争与恢复基层党组织相结合、加强党内教育与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恢复、巩固和壮大基层党组织,为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具有丰富的历史经验,对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亦具有多重启示。

    2025年03期 v.43;No.190 3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0K]
    [下载次数:69 ] |[阅读次数:0 ]
  • 数据驱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革新:指向、困顿与纾解

    程成;

    数据驱动作为一种思维理念、技术资源和创新方法,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在教育理念、教育关系、教育时空、教育内容和教育实效等维度发生变革,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化创新发展提供重要契机。但数据驱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革新同时面临着认知层面“数据思维”缺乏、技术层面“数据转化”不足、伦理层面“数据安全”存疑,制度层面“数据政策”模糊等现实困境。需要重塑思维共识、优化数字基建、强化数据监管、构建数据生态,不断提高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据驱动的质效水平。

    2025年03期 v.43;No.190 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8K]
    [下载次数:50 ] |[阅读次数:0 ]
  • 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风险透视及其优化理路

    刘新玲;季福斌;陈章富;

    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转向,有其独特的内在逻辑,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顺应数字化时代浪潮的必然指向,更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的应然之举。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项全面系统的复杂工程,在把握数字技术赋能推动、国家政策引导、社会环境牵引这三大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驱动引擎交互作用的基础上,要着重检视数字技术越位淡化思想政治教育本位价值、数字茧房异化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数据安全失范加剧伦理道德风险等风险隐忧,从坚守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本位的价值导向、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施教者的数字胜任力和受教者的数字适应力、构建全面有效制度机制和保障体系等优化路径,以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健康平稳发展。

    2025年03期 v.43;No.190 48-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4K]
    [下载次数:105 ] |[阅读次数:1 ]

经济与管理

  • 数字经济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研发投入的中介作用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调节效应

    朱松平;陈荧欣;刘兰英;

    在测度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数字经济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并探讨研发投入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在数字经济影响新质生产力过程中的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发展数字经济有利于新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这一结果通过了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但不同区域存在异质性;同时,研发投入在数字经济影响新质生产力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而产业结构合理化能够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但在数字经济影响新质生产力中起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对于数字经济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政策的完善与优化具有积极的借鉴和启示。

    2025年03期 v.43;No.190 56-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9K]
    [下载次数:134 ] |[阅读次数:0 ]
  • 社会化营销视域下的中国新兴品牌创建策略研究

    姚俊;

    社会化营销为中国品牌发展带来挑战与机遇。它拥有平台移动化、内容视觉化、意见聚焦化、用户创作化、传播故事化、定位年轻化的鲜明特征,同时对品牌发展具有催化作用。在社会化营销中,新兴品牌的发展机会与挑战并存,因此,中国新兴品牌要抓住特点、发挥作用,从三个层面上提前规划策略:一是精准定位,有效塑造,提供具有独特卖点的产品与品牌;二是聚合人才,盘活资源,构建高质量营销机制;三是体验升级,互动创新,构建持续作用的营销体系,从而有效推动品牌创建与发展。

    2025年03期 v.43;No.190 6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5K]
    [下载次数:38 ] |[阅读次数:0 ]

语言与艺术

  • 《汉英韵府》古音音系研究

    林琳;

    《汉英韵府》(1874)是美国汉学家卫三畏编纂的重要字典,其中记录了汉语的古音音系。通过归纳法、拟测法、比较法等方法,拟测出《汉英韵府》古音音系的声母、韵母系统。《汉英韵府》的古音音系总共有23个声母、100个韵母。通过与《广韵》的比较,总结出《汉英韵府》古音音系的特点。从性质上来说,《汉英韵府》古音音系并不能代表汉语古音音系,而是一个由多人经手,深受清代官话以及方言影响,相当杂凑,而且存在许多缺漏和错误的音系。

    2025年03期 v.43;No.190 7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9K]
    [下载次数:15 ] |[阅读次数:0 ]
  • 以Op.7解读贝多芬早期钢琴奏鸣曲的张力呈现

    陈自在;

    从作曲家、听众和演奏者三个层面,深入剖析贝多芬早期钢琴奏鸣曲Op.7中张力形成的原因以及听众的审美机制,期望助力演奏者领会贝多芬的创作想法,精确传递贝多芬的情感历程,切实做到用心演绎贝多芬的作品。

    2025年03期 v.43;No.190 8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7K]
    [下载次数:24 ] |[阅读次数:0 ]

职业教育研究

  • 职业教育助力闽西客家蓝染非遗艺术传承的实践

    张晨;

    为应对当前非遗传承面临的技艺失传、文化断层与市场脱节等困境,职业教育作为连接传统与现代、保护与创新的桥梁,在闽西客家蓝染非遗保护与传承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有效推动非遗传承,构建了“三传型”“四真情境”与“三方联动”的职业教育非遗人才培养体系,旨在培养既精通技艺又具备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同时,通过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增强了人才培养的横向一致性与纵向连贯性,确保了技艺传承的系统性与完整性。此外,加快跨学科融合速度,促进艺术设计、材料科学等领域的交叉渗透,提升了人才培养的协同性与创新性。研究结果可为闽西客家蓝染非遗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实践路径。

    2025年03期 v.43;No.190 86-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3K]
    [下载次数:43 ] |[阅读次数:0 ]
  • 福建省职教高考新政策下中职学校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陈文辉;

    回顾福建省以面向中职学生为主要招生对象的职教高考政策变迁历程,深入剖析职教高考新政策出台的背景、意义及其对中职学校所带来的具体挑战,并针对性地提出中职学校适应职教高考新政策的应对策略:调整并明确专业教学方向,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强化教育教学实施力度,同时加强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管理。

    2025年03期 v.43;No.190 9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3K]
    [下载次数:81 ] |[阅读次数:0 ]

教育教学研究

  • 数智化背景下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知识结构研究

    徐林明;林起辉;黄保丹;

    以会计专业为研究对象,基于市场需求,并利用Python和文本分析方法,分析企业会计岗位的招聘信息。研究发现:随着数智化技术的影响,会计专业知识逐渐分为与文理专业相融合的两大知识结构体系。其中,数据分析能力已逐渐成为会计专业人才不可或缺的核心能力。相较之下,备受学术界关注的财务共享、财务流程自动化(RPA)等企业业务流程优化知识,在会计专业的市场需求中相对较少受到重视。

    2025年03期 v.43;No.190 100-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3K]
    [下载次数:49 ] |[阅读次数:0 ]
  • “一流本科教育”背景下理工类大学生学术英语素养培育路径探究

    孙玉凤;黄远振;

    “一流本科教育”背景下理工类大学生学术英语素养,应体现语言、学科与学术的社会性和交叉性精神,包含语类素养、功能素养、思维素养和社会化素养多层次内涵。文章首先搭建基于学术英语素养概念的理论模型,旨在综合体现学术英语素养的四个层次,构建智能技术赋能的理工科人才培养新模式;其次以食品科学学术英语课程为实践场域,创新设计GAI驱动的教学体系,并采用质性研究分析来验证教学结果,学生在学术英语素养所对应的四个维度,具体体现为学术语篇阅读能力、学术写作结构规范性、辩证性思维活跃度及学术伦理意识等维度均呈现显著提升;最后,基于以上教学实践,探讨GAI赋能下理工类大学生学术英语素养的培育路径,最终实现学科育人的课程目标,并为高等外语教育的学术英语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2025年03期 v.43;No.190 106-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6K]
    [下载次数:48 ] |[阅读次数:0 ]
  • “一流本科教育”背景下理工类大学生学术英语素养培育路径探究

    孙玉凤;黄远振;

    “一流本科教育”背景下理工类大学生学术英语素养,应体现语言、学科与学术的社会性和交叉性精神,包含语类素养、功能素养、思维素养和社会化素养多层次内涵。文章首先搭建基于学术英语素养概念的理论模型,旨在综合体现学术英语素养的四个层次,构建智能技术赋能的理工科人才培养新模式;其次以食品科学学术英语课程为实践场域,创新设计GAI驱动的教学体系,并采用质性研究分析来验证教学结果,学生在学术英语素养所对应的四个维度,具体体现为学术语篇阅读能力、学术写作结构规范性、辩证性思维活跃度及学术伦理意识等维度均呈现显著提升;最后,基于以上教学实践,探讨GAI赋能下理工类大学生学术英语素养的培育路径,最终实现学科育人的课程目标,并为高等外语教育的学术英语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2025年03期 v.43;No.190 106-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6K]
    [下载次数:48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